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來臨,近些年來工業物聯網得到了高速發展,而傳感器作為對外界各種環境的探測和感知能力,這也將是在物聯網時代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本次業路網專訪了傳感器領域中的專業從業單位威海精訊暢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精訊暢通)創始人兼CEO王相,當被問及傳感器技術創新方面的時候,精訊暢通CEO王相表示:“目前市場上面很少有幾家去做融合傳感和感知的公司,而我們把傳感和感知結合起來制作成為一個子節點,把這個子節點做的功耗小,體積小,成本低,而這種產品是我們客戶正好所需要的,這個就是我們做的比較好的一個創新。”
同時王相還表示:“把傳感與感知相結合制作一個子節點,這樣有效的解決了傳感器應用性的問題,比如說之前氣象監測的子節點的造價在10萬左右,通過我們改良后的造價可能在兩三萬左右,同時通過改良后,使傳感器在應用層上操作起來也更加方便簡單,設備接近于傻瓜式。”
以下為訪談實錄:
業路網:請您介紹一下貴公司在傳感器領域的定位是怎么樣的?
王相:我們精訊暢通秉承著為“工業物聯網而生”,打通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傳統銷售壁壘,通過電商模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工業物聯網產品及團隊,主要定位在工業傳感器領域全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
目前我們涉及到最主要的業務有環境監控,農業監控,工業監控的物聯網傳感器及傳輸設備等。我們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也多次提及用“智慧”推動發展,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工業、農業、商業及城市等高效運行。
我們目前的主要客戶群體有學校、科研機構、各地市信息化項目工程商等等。同時環保局對于工業氣體的排放和城市內施工監測有著嚴格的要求標準,項目方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則需根據實際工作場景定制各類環境檢測方案。比如城市建筑施工方的PM2.5、噪音的檢測;環保工程方,電力、電氣、制造業工廠等對工作環境內的各種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的檢測、智慧農業對氣象的監測等。
業路網:貴公司在傳感器這個領域里面做了哪些具有突破性的產品創新呢?
王相:在市場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少有幾家去做融合傳感和感知的公司,我們把傳感和感知結合起來制作成為一個子節點,把這個子節點做的功耗小,體積小,成本低,而這種產品是我們客戶正好所需要的,這個就是我們做的比較好的一個創新,目前來講同類型在同行中做的比較少。80%的同行還處于初級階段,重技術而輕體驗,只考慮技術實現,而不去考慮這個技術在市場上的意義是否夠大和應用的實際情況,同時我們在技術上將原有的產品進行了性能升級。
業路網:這些創新為市場解決了哪些痛點?
王相:主要是解決了應用性的問題,比如說氣象監測的子節點的造價在10萬左右,我們現在將改良后的造價可能在兩三萬左右,原來一個傳感器在應用上比較復雜,需要專業人士去操作,我們改良后的設備接近于傻瓜式,操作更加方便簡單。
業路網:作為傳感器這個領域的專業從業者,那么您對該領域的目前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什么樣的看法?
王相:在國家政策的導向,無論是智慧農業,智慧工業還是智慧城市都是物聯網發展的范疇,這個市場一定是個很龐大的市場,舉個例子,我們每個月都會為近上千家工地進行揚塵檢測儀的安裝,減少揚塵PM2.5的產生,本身這就是一個對環保和社會意義比較好的事情,我們也很樂于去從事這樣的事情,行業未來的發展必然是很好的,通過不斷的推陳出新,將生活環境變得更好更舒適。
業路網:2018年已經臨近年尾了,貴公司在2018年中發展狀況怎么樣?
王相:每年到了年末都是我們給明年下任務的時候,今年我們圓滿的完成了上年度的預期,相較于往年,完成了大約 3 到 4 倍的營業額遞增,這主要其實也得益于政府導向和物聯網市場的發展,我們由于依托電商平臺進行營銷,也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工業采購商從傳統的線下市場轉到了線上,這也給予了我們繼續深耕網商電商的信心。
業路網:未來,貴公司的發展將會在哪些方面更加發力一點?
王相:我們后期重點還是深入挖掘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希望去完成一些業內沒有的,更加有市場需求的傳感器,重研發也重實用性和體驗感。
業路網:貴公司目前在行業發展中有遇到過困境嗎?是否可以分享一下?
王相:我們公司總部位于山東威海,是一個環境優美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三線城市,但三線城市必然會有人才缺失的現象產生,在招聘技術性人才的時候你會發現高精尖的人才必然是流向一線城市,給我們的招聘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在布局一線城市的發展規劃,吸引北上廣深等IT發展迅猛地區的優秀人才,乃至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加入。
(來源:業路網 文/王相,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業路網對本文內容觀點的贊同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