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曾衍德表示,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提升糧食產能。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加強規劃引領。農業農村部正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建設思路、區域布局、重點內容和進度安排及保障措施。今年將新建450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3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目前任務已與各省份對接落實。
精訊暢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生產相關智慧化設備。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包含了土壤監測,氣象監測,災情苗情監測,蟲情孢子監測等功能,集合云平臺遠程查看數據,真正實現農業智能化管理。
高標準農田的功能:
土壤墑情監測
土壤墑情精準監測,異常情況快速預警: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可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監測,現場遠程監測設備自動采集土壤墑情實時數據實現數據遠程傳輸至農業云平臺;
智能蟲情監測
遠程掌握田間蟲情,無公害誘捕殺蟲:自動蟲情監測系統集害蟲誘捕和拍照、環境信息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分析于一體,實現了害蟲的誘集、分類統計、實時報傳、遠程檢測、蟲害預警和防治指導的自動化、智能化。
智能孢子監測
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對病菌孢子連續動態監測:智能孢子監測系統集病菌孢子自動捕捉、自動識別、自動計數、自動存儲等功能于一體,實現了病菌孢子的連續動態監測,可以顯著提升農作物病害綜合防控管理水平。
災情、苗情監測
720度高清攝像,突發情況可自動轉向緊急錄像:通過對農田進行農業物聯網傳感器布局,對整個農種過程中的播種、施肥、采摘、包裝等各個環節進行視頻監控,樹立標準化作業標準。
氣象環境監測
氣象實時監測,極端氣象及時預警:監測要素: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紫外線強度、太陽總輻射、風速、風向、風力、降雨等參數,農業環境監測,通過現場的氣象設備,可以實時的對農業場景內的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