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我們使用網絡來連接路燈與物聯網傳感器來創建可靠及可持續的智慧路燈/城市網絡,把路燈轉變為一個動態、資源高效的平臺。
監控管理方式相對粗放:傳統“三遙”系統只能實現回路級別的采集和控制,對單燈運行情況無法實時、準確監控,不能實現智能化監控和精細化管理。
運行維護效率低、成本高:現有的照明設施故障發現機制主要采用人工巡查模式,工作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還可能留有盲區,運維效率低、成本高,難以實現主動服務、保障服務質量。
照明能耗偏大:缺少靈活有效的節能控制手段,過度照明和照明不足的矛盾難以調和,無法實現按需照明,從而在保障照明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照明能耗。
設施安全難以保障:缺少實時監管措施,設施被盜時有發生,給照明管理部門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城市照明的正常運行,同時帶來安全隱患。
設施資源缺乏有效管理:城市照明設施資源管理基本停留在人工臺賬時代,缺少信息化手段,設施資源數量不清、狀態不明,不利于運維養護。
1、建立路燈地理信息系統,實現資源管理精細化:安裝時候通過手機APP對單燈控制器二維碼掃碼采集定位,形成直觀可視、圖表結合、條理清晰、條塊合理的城市照明空間數據檔案,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實現精細化、可視化、動態化管理,實現燈桿定位,助力城市維穩,提升路燈價值。
2、構建單燈控制物聯網,實現節能管控精準化:采用單燈控制技術,構建路燈物聯網,精準控制每一盞路燈開關/調光,在保證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根據季節、路段、天氣、特殊場合等條件設定路燈運行方案,真正實現“按需照明”,深化節能減排,配合電力報告,可以一目了然的掌握每天的路燈能耗情況。
3、實現運維服務主動化,降本增效、解放人力:通過系統的“多種類自動郵件報警功能”,及時發現路燈故障并在地圖上進行精準定位,轉變“人工巡檢、熱線報修”的傳統運維方式,實現定向運維、主動服務,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路燈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1、節能:系統提供GIS定位,對每盞路燈進行定位并在地圖上顯示,并在地圖上對路燈進行開關燈等操作,大大方便對路燈的管理;能自動檢測路段是否有車經過,根據情況自動調節路燈照明亮度,可實現光照調控、經緯度(日落時間)調控,可以進行來車數量統計,節能率統計,以達到節能效果;
2、故障維修:路燈故障或線纜被盜時即時自動將照明設備故障系統上報業務系統,業務系統根據報警信息類型通過短信預警、郵件預警等方式提醒;節省大量人力與時間。
3、云平臺數據上傳,實時監控:用戶通過操作在電腦、手機和pad等客戶終端上的客戶端軟件,即可對照明燈具進行移動管理。移動控制終端具備單燈控制、故障定位等功能,方便維護人員檢修路燈和進行移動管理。
智慧路燈還可以實現對空氣中噪音,大氣污染進行監測,支持參數自由定制,多種燈桿樣式進行選擇。使智慧路燈/城市變得更加聰明。